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亦称为急性焦虑发作。患者突然发生强烈不适,可有胸闷、气透不过来的感觉、心悸、出汗、胃不适、颤抖、手足发麻、濒死感、要发疯感或失去控制感,每次发作约一刻钟左右。发作可无明显原因或无特殊情境。还有一些人在某些特殊情境如拥挤人群、商店、公共车辆中发作。它是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惊恐发作,伴频死感或惊慌感,以及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为特点。
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临床表现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餐、散步、开会或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即将死去。惊恐发作突然出现,在10分钟内症状达到顶峰,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同时患者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跳出来;胸闷、胸前区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死去。因此,患者会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出现过度换气、头晕、面部潮红、多汗、步态不稳、震颤、感觉异常(手脚麻木或刺痛感)、忽冷忽热、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这种发作,一般5-20分钟,时间较短,即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患者自觉一切正常,但不久有可突然复发。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出现惊恐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因而惴惴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多达28.3%的成年人在他们一生中曾经历过惊恐发作,但是仅出现惊恐发作并不意味着就是恐惧症或其他焦虑障碍。尽管28.3%的成年人经历了惊恐状态,但是只有4.7%的人属于恐惧症。要记住焦虑障碍中的焦虑症状必须引起痛苦或某种形式的功能损害才符合诊断。很多经历过惊恐发作的人只经历过一次或少数几次,因其很少发生所以没有痛苦或功能损害。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如果惊恐发作不是单独出现,它可能是任一焦虑障碍的症状。尽管被冠以“惊恐”名字的焦虑障碍很少(惊恐障碍),当个体面临对他/她的身体健康并不会有实际威胁的可怕情境时,惊恐发作可能成为其他焦虑障碍的症状。例如,一个人害怕蛇,当他见到动物园里装在玻璃箱的蛇也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在其他情况下,这种焦虑反应会与引发对象或情境不成比例。如乘坐飞机时遇到了轻微气流扰动,但你变得非常焦虑并认为你可能会死去。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惊恐发作有三种类型。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1、情境触发型惊恐发作,即当个体面对恐惧对象时发作,如你的一个有恐高症的朋友不得不乘坐透明玻璃电梯时。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2、情境预期型惊恐发作,即对恐惧场景的期望引发发作,如某人要在公开场合发言,一周前就出现了惊恐发作。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3、有时惊恐发作突然出现(如马修的例子),没有特殊原因。这是第三种类型的惊恐发作,叫做无预期惊恐发作。这种发作是一种假警报,因为没有对象、事件或情境预示着这种发作的出现。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很多时候,人们误认为惊恐发作是心脏病发作并去医院检查心脏,这说明了这些症状有多么令人恐惧。事实上惊恐发作很常见,会在各种焦虑障碍患者身上出现,甚至也会在没有焦虑障碍的人身上出现。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诊断标准F41.0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0461.html
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一次惊恐发作是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发作期间出现下列4 项及以上症状。
注:这种突然发生的惊恐可以出现在平静状态或焦虑状态。
- 心悸、心慌或心率加速。
- 出汗。
- 震颤或发抖。
- 气短或窒息感。
- 哽噎感。
- 胸痛或胸部不适。
- 恶心或腹部不适。
- 感到头昏、脚步不稳、头重脚轻或昏厥。
- 发冷或发热感。
- 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
- 现实解体(感觉不真实)或人格解体(感觉脱离了自己)。
- 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
- 濒死感。
注:可能观察到与特定文化有关的症状(例如,耳鸣、颈部酸痛、头疼、无法控制的尖叫或哭喊) ,此类症状不可作为诊断所需的4 个症状之一。
至少在1次发作之后,出现下列症状中的1-2种,且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
1.持续地担忧或担心再次的惊恐发作或其结果(例如,失去控制、心脏病发作、“发疯”。
2. 在与惊恐发作相关的行为方面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例如,设计某些行为以回避惊恐发作,如回避锻炼或回避不熟悉的情况。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肺疾病入)。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像未特定的焦虑障碍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害怕的社交情况的反应;像特定恐怖症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有限的恐惧对象或情况的反应;像强迫症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强迫思维的反应;像创伤后应激障碍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创伤事件的提示物的反应,或像分离焦虑障碍中,惊恐发作不仅仅出现于对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反应)。
诊断特征
惊恐障碍是指反复发作的意外的惊恐发作(诊断标准A)。
惊恐发作是突然汹涌而来强烈的害怕或不适,在几分钟内达到顶峰,而且在此期间,13项躯体和认知症状列表中有4项或更多症状出现。术语“反复发作”实际上意味着超过一次意外的惊恐发作。术语“不可预期的”是指惊恐发作时并无明显的线索或激发事件——也就是说,发作得令人意想不到,例如,当个体非常放松时或刚睡醒时(夜间惊恐发作)。作为对比,预期的惊恐发作是指发作时有明显的线索或激发点,例如,通常导致惊恐发作的情境出现。惊恐发作是不可预期的还是预期的,需要由临床工作者来判断,要仔细询问惊恐发作之前或导致发作的系列事件,以及个体对惊恐发作是否有明显原因的自我判断。文化性解释可能影响判断惊恐发作是预期的或不可预期的(参见此障碍的“文化相关的诊断问题”部分) 。在美国和欧洲,大约半数有惊恐障碍的个体既有预期的惊恐发作,又有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因此,预期的惊恐发作的存在不能排除惊恐障碍的诊断。要了解有关预期的惊恐发作与不可预期的惊恐发作相互对比的详细内容,参见惊恐发作的后续文本。
惊恐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各有不同。关于频率,存在中度频率的发作(例如,每周一次)。每次持续数月,或是更频繁的短暂发作(例如,每天)。但间隔数周或数月无任何发作;或低频率的发作(例如,每月两次)。持续数年。在惊恐发作的症状、人口统计特征,与其他障碍共病的情况,家族史和生物学数据方面,惊恐发作频率低的人群与发作频率高的人群并无差别。关于严重程度,有惊恐障碍的个体可能既有完全症状的(症状不少于4种)。也有有限症状的症状(症状少于4种)发作,一次惊恐发作的症状数量和类型通常不同于下一次惊恐发作。然而,需有超过一次的不可预期的完全症状的惊恐发作,才能诊断为惊恐障碍。
对于惊恐发作或其后果的担忧,通常涉及躯体方面的担忧,例如,担忧惊恐发作意味着存在威胁生命的疾病(例如,心脏病、癫痫);社交方面的担忧,例如,由于他人看到自己的惊恐症状而导致负面评价的尴尬或惊恐;精神功能方面的担忧,例如,“疯狂”或失控(诊断标准B) 。行为上适应不良的改变代表了减轻或避免惊恐发作或发作后果的尝试。包括避免重体力活动、重组日常生活,以确保当惊恐发作时能够获得帮助;限制日常活动,以及避免广场恐怖类型的情境,例如,离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购物。如果存在广场恐怖症,可给予额外的广场恐怖症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