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之—儿童心理问题探究

亲子家庭儿童心理健康之—儿童心理问题探究已关闭评论40,435字数 2359阅读7分51秒阅读模式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片美好却又短暂的记忆,那就是属于宝贵童年的美好回忆。儿童节唤醒了我们的童心童趣,愿这份美好的心情可以赶走所有的忧伤,祝福大朋友、小朋友儿童节快乐!让我们用童趣,为生活增添色彩,让生活幸福快乐。

关爱儿童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近些年儿童心理问题愈来愈凸显,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下面就让我们从十个方面来观察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根源所在。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1. 强弱

早在五十年代,心理专家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1. 平衡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稳定。本文来源于正道心理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443.html

  1. 恋母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

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狄浦斯(恋母)情结”。

  1. 束缚

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即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 平与内容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家庭成员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

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

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横竖都是不快乐。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对我的不满。”

  1. 战争

许多孩子都是在“战争”中成长的!

应对这样的“亲密交流”使孩子们变得圆滑而成熟,最终胜利的还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会精英,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蒙混过关,父母与孩子不交谈则罢,一交谈就要触及孩子的“灵魂”,直到把孩子的心灵挫伤得百孔千疮。

心理学专家塞奥多尔·利兹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长中的适应不良,发现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问题越多,解决症结也更麻烦。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孩子智商很高,他们在与父母的“交锋”中易于找到或创造一种情绪或行为障碍来有效地应答困境,并从中获益。

“家庭必须在爱与教育的冲突中找寻隐藏着的和谐,让动荡的心趋于安宁。”

  1. 分裂

过度控制的孩子可能会把这种家庭冲突潜抑在内心深层,成为成年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失控的孩子却像是反叛“家庭现实”,逼迫父母改变态度,调控家人,这种失控被医学称为儿童神经症或儿童精神病

五十年代的心理学大师塞奥多尔·利兹提出心理学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类描述——“婚姻分裂”。利兹研究儿童精神病(躁抑症)时认为:家庭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结构和角色分化,夫妻间过分独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依赖。

 

  1. 无奈

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有时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治疗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对逆反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这样的教导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处境尴尬,尊严尽失。

不少的家庭乐于把一切麻烦都推给治疗师,让孩子大事小事都来找心理咨询师拿主意,使心理咨询师在表面的辉煌下内心苦不堪言。

  1. 示弱

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双亲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

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 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

夫妻之间情感淡漠,家庭中没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员间循环互动的东西。

  1. 关爱

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

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的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

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

父母本应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往往却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的特点,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其成长的动力。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