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划分

心理健康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划分已关闭评论222,214字数 744阅读2分28秒阅读模式

弗洛伊德将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比喻为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悬浮在海面之上的是人的意识层面,这些内容是人们平时生活中能够意识到的所思所想,即在生活中有目的的行为。始终在海面之下不能露出海面的部分被称为潜意识,这部分的精神活动在人们生活中完全不能意识到,但是这个区域存在着动机、欲望和压抑等力量之间的冲突关系,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冲突关系是不能意识到的,这些冲突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时间不断地变化,如果个体想将潜意识的内容提升到意识层面需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这样做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

而露出海面时而沉没海中的部分被称为人的前意识,前意识比潜意识更接近意识,前意识的心理活动具有不确定的特性,人们平时一般不会意识到,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场景激发、集中注意等情况下能够意识到,前意识的内容随时做好准备进入到意识层面,且可以消耗较少的心理能量。潜意识和前意识之间真正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未被认识到的某种材料中产生出来的,而后者则和字词表象联系着。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865.html

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来说明他的理论。他有个喜好文学的朋友,曾致力于参加某个文学组织,他参加活动可以帮助他排练自己的剧本。每个周五的讨论会他都会准时参加,但是他并不喜欢这个组织讨论的一些问题,但是仍然坚持了几年。当他确定自己的剧本能够公开演出以后,他随后的时间总是忘记参加这个组织的讨论。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865.html

当组织者通知他缺席活动时,他也会为自己的健忘感到羞愧,感觉自己比较卑鄙,对自己不需要的事情太不热心。好容易下定决心参加下一次的讨论,而且经常提醒自己,那天准时到达讨论的会场,会场的大门却已经上锁,不是因为他记错时间,而是记错了日期。虽然意识上认为自己应该去参加讨论,到但是貌似总是无意识当中“不去开会”这个动机决定了他的行为。人们一般都会否认自己无意识的想法,因为这种想法一般比较不太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比如自由联想的方法将无意识的内容意识化。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865.html 文章来源:正道心理-https://www.psyzd.com/11865.html

 
Psy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