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数字时代的自我囚禁 信息茧房效应,又称“滤泡效应”或“信息隔离效应”,是指个体在互联网环境中,由于算法推荐和个性化内容分发机制的作用,逐渐被局限于与自己已有观点、兴趣和偏好一致的信息领域,形成一个封闭的“信息茧房”。这种... 02/0715,366评论互联网 信息 心理效应 茧房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洗脑术的危害与防范 洗脑术是一种系统性的心理操控技术,通过特定手段改变个体的认知、信念和行为模式。这种技术常被用于极端组织、邪教团体和某些专制政权中,以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 洗脑术的实施步骤 洗脑术的实施通常包含以下步骤... 02/0128,521评论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为什么要睡觉? 睡眠是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每只松鼠、牛、小鼩鼱和大象都需要睡眠。鸟类和鱼类也会睡觉,甚至有证据表明,脊椎动物在每24小时内都会有一段时间反应迟钝,类似于打盹。 不同物种的睡眠需求各不相同。考... 01/1217,013评论困了 失眠 睡觉 科学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缺乏睡眠的严重后果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潜在的致命风险。这些风险中,最严重的包括以下几种: 肥胖:如果经常睡眠不足,肥胖的风险会增加30%。这是因为两种控制食欲的荷尔蒙受到影响。睡眠不足会导致饥饿素水平升高,增加食欲,而瘦... 01/1215,760评论后果 失眠 心脏 睡眠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爱国与民族主义 爱国是一种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表现为热爱、忠诚与自豪,关注国家的福祉,尊重国家的文化、历史与传统。爱国主义强调理性、宽容与尊重他国差异,致力于国家的进步与繁荣。 民族主义则更强调民族自豪感、独立性与主权... 01/1120,154评论义和团 民族 民粹 爱国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看清真实的自己 在古希腊德尔斐的古神庙前,石碑上刻着那句神秘而深邃的 “认识你自己”。它究竟源自苏格拉底的智慧之口,还是承载着 “阿拉伯神谕” 的至高启迪,至今尚无定论。但毋庸置疑,这句话精准点出了一个贯穿每个人心灵... 01/1014,626评论快乐 神庙 自我 认知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愚蠢为什么大多偏执 愚蠢与偏执的交织是多种心理要素协同作用的产物。愚蠢和偏执犹如双生子,常常紧密相连。愚蠢之人,因认知能力和判断力的欠缺,面对复杂情境时,惯于采用简单粗放的思维模式应对。由于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信息,他们... 12/3019,948评论偏执 愚蠢 无知 简单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管好自己莫度他人 有句古话,叫“管好自己莫度他人” 这句话传达出一种专注自身、不过多干涉他人生活的处世态度。很多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劫数,不要干涉他人。 从积极方面来看,它提醒人们要先把精力放在自我的提升与完善上。... 12/2731,484评论劫数 度人 朋友 选择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无知者无畏 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指的是能力较低的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较高的人则倾向于低估自己。这种现象揭示了认知偏差的普遍存在。 达克效应的核心... 12/2621,977评论健康 心理效应 批评 能力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人的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包含人生观和价值观。狭义的世界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包含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后通常会指导一个人的一... 12/2620,771评论世界观 价值观 媒体 新闻 阅读全文